92岁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立体画派创始人,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 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 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 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 。 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 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 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 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 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 。 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 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1910年,毕加索作《卡思维勒像》,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1、童年时期1889年,毕加索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1894年,首度展出作品。1895年,毕加索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1897年,他又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2、蓝色时期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简化(如《熨烫衣服的人》),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如《两姐妹》)。
3、玫瑰时期毕加索的油画进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个与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于是也有人称之为"马戏团风格"(《马上的姑娘》)。在这时,毕加索的声望使他得到了与众多女人接触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欲望和希图的时代,他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统辖着他的女人们(《玫瑰色的裸女们》)。
4、艺术转折时期在1907年,毕加索从事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作品的创作,标志着他未来的活动朝现代派方向发展的开端。这部作品就是《亚威农的少女》。他采用灵活多变且层层分解的、雄浑有力的、宽广而有概括性的平面造型的手法,把形体的结构随心所欲地组合起来。
5、立体主义时期1909年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1912年把上胶的纸贴到画上,进一步发展立体主义;1917年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1918年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1920年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1922年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Le petit Picador
1889年,年仅八岁的毕加索创作了第一幅斗牛场景的油画,作品描绘了斗牛的场景:骑在马背上的斗牛士向前行进,旁边聚集了助阵的观众。整体色调鲜明艳丽,构图富有逻辑,体现出毕加索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
1900至1901年,毕加索创作了众多以阳光下的斗牛场景为题的油画及粉彩画。这一系列作品奇特迥异,具有浓厚的立体主义艺术风格,人们眼中的艺术作品不再是熟悉的具体物体,而是新的审美形式
1952年——毕加索把新作和平鸽献给世界和平大会。
1952年12月,为祝贺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法国名画家毕加索又献出了一幅新的作品--一只和平鸽。它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象征,表示出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斗争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这是毕加索所画的第三幅和平鸽。第一幅是在一九四九年四月,当第一届拥护世界和平大会召开的时候,他画了一只恬静的鸽子,表示出爱好和平人民的纯朴的尊严的意志。第二幅是在一九五○年九月,他又画了一只鸽子献给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就是近年来飞翔在世界各地的和平鸽,它已经不是恬静地停在那里,而是展翅飞翔的了。现在,当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的时候,毕加索又献出了第三幅和平鸽。它仍然保持着使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心灵感到极为亲切的一种风格,但是现在的这只鸽子,翅膀展开得更大了,羽毛更丰满了,它正向着更高的地方飞去。这只鸽子的整个形象,使我们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它更加年青,生命力无限充沛。它有力地表示着:在世界和平运动不断进展和已得胜利的基础上,经过这次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世界人民争取与保卫和平的运动将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取得新的伟大胜利。这只和平鸽今后必然要在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支持下,更勇敢地、更高更高地到处飞翔起来。
毕加索一生与三个女人生了四个孩子,但他显然更关注自己的创作,孩子放暑假时才偶尔让他们来他在南部法国的别墅来玩。后来,其中两个孩子的母亲不满毕加索的沾花惹草而愤然离开,并在她出版的传记中表露对艺术家的不满;毕加索为了惩罚她,从此拒绝这两个孩子再来见面。
毕加索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当孩子长大成人后,如何保持其艺术家本能。”作为一个自我中心者,毕加索父爱的缺乏让自己保持童心,他作品中的儿童好像在梦游,疏远而冷漠。当他颓然老去,独坐空寂的画室,他会渴求失去的天伦之乐吗?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男,出生于1881年10月25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
1889年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1894年首度展出作品。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1973年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享年92岁。
安格尔母亲肖像 《40位伟大艺术家为母亲所绘肖像》在英国出版,多数大师只画母亲不画父亲 高更将母亲长相改得更有异域情调,梵·高凭记忆给母亲画上绿眸子…… 女性,从来都在肖像画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在这个“三八”节前夕,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世界艺术史上众多伟大艺术家笔下的一群特殊女性——母亲吧。 近日,新书《40位伟大艺术家为母亲所绘肖像》成为英国每日电讯报等英国媒体上着重推荐的一本艺术书籍。这本书独树一帜地将40位艺术史上伟大艺术家所绘的母亲肖像集中在一起。从伦布兰特、罗塞蒂、梵·高、塞尚到毕加索、卡萝以及霍克尼等。在这里,艺术家既是艺术家又是儿子或女儿,而母亲既是母亲也是模特,在现实中,母亲造就了孩子,但在肖像中,却是孩子造就了母亲。从中会使我们发现更多关于艺术创作的有趣故事。 强有力派:惠斯勒母亲肖像 模特放鸽子,母亲做代替 如果你想看到一些伟大艺术家最强有力的作品,那么没有比看他们为他们的母亲们绘制的肖像更好的了。画家惠斯勒最有名的肖像画作品就是他为母亲所画的肖像。在这幅名为《惠斯勒的母亲》的肖像画中,惠斯勒的母亲,67岁的安娜·马蒂尔达·惠斯勒侧脸端坐着,脚踩在脚凳上,她的目光凝视前方,很难揣测在想什么。也许仅仅是在安静地想着以不舒服的姿势站了好几天总算可以被允许坐下来了。 然而,这并不仅仅是一幅图画。她的儿子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那天他正在等待模特来到他位于切尔西的画室。当模特没能到达,他妈妈同意代替模特坐在那儿让他作画。 正是这种从血缘到情感上的密切关系,常常使得妈妈变成了现成的模特。正是母亲,而不是其他人,愿意这样为了她的孩子静静不动数个小时。相对来说,画家所画的父亲肖像却很少,男人因为生计的需求在家庭中常常是缺席的。当然,为了自己的孩子摆出姿势让他作画也是另一种表达母爱的方式。安娜·惠斯勒在写给她妹妹的信中说:“哇,当我亲爱的儿子突然欢呼‘哦,妈妈,我完成了,它多么美啊!’时,我真是由衷地感到高兴。接着,他会因为那幅画亲吻我。” 逼真派: 安格尔母亲肖像 好像能从画布上走下来 这本新书所搜集的作品普遍有追求真实感的倾向,而非首先顾及美。母亲对于画家而言,不是画作的委托人——他们的自尊心常需要得到奉承,也不是陌生人——他们的内心只能凭猜测。安格尔所绘的母亲肖像的1814年他母亲安妮去罗马看他时画的,他使这幅肖像充满了传神逼真的特色,一半得益于他内心希望母亲看上去像能从画布上走下来。这幅感人的画作中传递的爱意表露无遗,既有母亲对儿子的爱,也有儿子对母亲的爱。 相似的是,画家朱尔斯·巴斯蒂昂·勒帕热关于他母亲的肖像,非常美丽,真实得近乎一幅照片。而事实上,巴斯蒂昂·勒帕热本来就是照相术的积极追随者。这些女人,在他们的儿子的笔下,因为更加真实而显得更加“完整”。 “修补”派: 高更母亲肖像 嘴唇更厚,鼻子更宽 一些艺术家则用他们的画来修补现实。高更所绘的母亲肖像来自于他母亲年轻时的一幅照片;他将她的嘴唇画得更厚,鼻子画得更宽,也许是为了强调他母亲讲西班牙语的秘鲁祖先。正如我们知道的,高更一生耗费很多生命在外国情调上。梵·高同样也是根据母亲的照片来画母亲的肖像,但是他嫌原始的黑白照片太单调,所以他按照他的记忆来描绘母亲的形象,于是我们看到画背景中他母亲一双草绿色的眸子,映衬着她完美的肌肤。 逃避派:弗洛伊德母亲肖像 如果父亲没死根本不会画母亲 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画总是逃避不开一种心理压力。在他职业生涯的早些时期,弗洛伊德根本不画他的母亲。 “她也许几乎没有觉察,但是我一生都不得不克服要逃避她的感觉。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很早起我就不喜欢她对待我的方式。我甚至憎恨她的关心,我感到那是一种威胁。”弗洛伊德说。的确,他自从1970年父亲去世母亲成为寡妇后才开始以她为模特。“如果我父亲没有死,我根本不会画她。” “我开始以她为模特作画是因为她对我失去了兴趣。如果她对我还是那么‘关心’,我可能就不会画了。” 当然,所有这些画作本质上都有着有趣的二元性:画家,作为一个观察者,在他们拿起画笔描绘母亲之前,他们本身就长期处于被他们的母亲观察、照顾和关注中。如此说来,谁最终造就了谁呢? 印象派:卡萨特母亲肖像 突出个人感受 还有众多画像展示的是生活幽闭而富裕的妇女。在法国19世纪后期,对应于历史题材和宗教主题,现代生活突然成为可以接受的灵感源泉。几乎从不画肖像画的塞尚,却画了他的母亲和妹妹玛丽日常生活的常态,弹钢琴、做针线。他的父亲,一位不赞成儿子职业的银行家,本来也被画在画中右边的椅子上,但是后来被用颜料涂掉了。 法国印象派著名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的母亲也是一名刺绣工。她内心却有着艺术的热望,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家,但是却发现这一愿望要由她的孩子来实现。她鼓励贝尔特和她的妹妹艾德玛接受训练成为艺术家。所以,姐妹俩在上艺术课时,她始终坐在她们身边陪伴,一边做着针线。然而,贝尔特的母亲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个安静的配角,为了使女儿打入男性为主导的艺术圈,她每周二晚上都会在家中举行沙龙,以便使贝尔特的作品可以公开展示。她的朋友画家马奈的母亲也是类似的人物。在那个时代有艺术癖好的女人主持一个沙龙似乎是她们的天职。 美国印象派画家玛丽·卡萨特为母亲所绘的肖像也是这本书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卡萨特深受日本传统绘画的影响,她对于类似透视这样的东西漠不关心,用一种完全无视西方艺术大师们制定的规则的方式为母亲画像。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清新的现代派效果有着令人欣喜的装饰性,以及带有深刻的个人化色彩。她将先入为主地对表面和深度感觉放置于画面中,就像古典大师玩弄光影一样。 悲情派:霍克尼母亲肖像 父亲的葬礼上画母亲 画家们迥异的生活境遇和成长经历在他们为母亲所绘的肖像中表露无遗。在画作《我的母亲,博尔顿修道院,约克郡,1982年11月》中,画家大卫·霍克尼用一种照片的拼贴的方式描绘了一个穿着廉价雨衣的美国女人,她看起来很孤独。在画面的一角,一双画家穿着昂贵皮鞋的脚也被框入画中。几年前,霍克尼画了一幅他双亲的双人肖像,而他本人的形象则以画面中镜子中映出的影子出现在画中。他想体现出他们的困境,他们满足感的匮乏,以及在生活中面临的绝望的未知感。他的画中传达出的心照不宣的主题是一种阶层的焦虑。霍克尼甚至在他父亲的葬礼上画他母亲的肖像。 画家毕沙罗在他母亲临死前曾多次画过她。此外,还有画家迪雷尔关于他母亲的残酷而诚实的画像——她15岁结婚,生了18个孩子,却只有3个活了下来。在她死前几个月,迪雷尔为她画了肖像。“甚至最细微的皱纹和静脉也绝不能忽视。”通过这位老妪的脸,我们可以理解她曾过着怎样的生活。《斗牛士》、《科与慈善》、《梦》、《拿烟斗男孩》、《格尔尼卡》、《斯坦画像》、《亚威农少》、《费尔南德像》、《卡思维勒像》、《欧嘉肖像》、《三角帽》、《海边奔跑两》、《红色扶手椅》、《瓶、玻璃杯提琴》 、《拉·玛尔肖像》、《三舞》、《科与慈善》、《格尔尼卡》、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 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 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 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 。 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 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 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 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 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 。 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 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1910年,毕加索作《卡思维勒像》,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