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秦淮指的是南京市内一条著名的河流,流经南京市中心区域。 原因秦淮河是南京市的象征性建筑和自然景观,也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河之一,其历史和文化价值非常高,体现了南京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风貌。 秦淮河旁有着南京市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如夫子庙、秦淮八艳、中山陵等,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河景和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同时,秦淮河还是南京市老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开发沿岸的历史建筑和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城市保护和历史遗产保护意义。
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严峻能源短缺,于是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淮线”就成为集中供暖的界限。
每年的11月15日,随着中国政府的集中供暖工厂烧起锅炉,并在未来4个月内将滚滚热流送入千家万户,生活在该分界线以北的城市居民开始喜上眉梢。而那些生活在该分界线以南——甚至咫尺之遥的居民,将经受没有任何暖气的冬季。
秦淮文化 指南京文化。南京文化是以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所形成文化圈,是汉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
南京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教中心,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衣冠南渡中的中原主流文化与南方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南京文化,其显性特征便是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可谓独树一帜。
南京文化以南京官话与吴语的并存互融为其语言文化特征,从历史上看,中国三次衣冠南渡使南北方文化交融,南京文化也吸纳了中原地区的主流文化,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化区域;从地域上看,南京文化本源具有明显的江南文化和吴文化特征,吸纳江南文化的细腻市井。
南京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这三大块历史文化又可统属于“都城文化”,主流的都城文化并不排斥其他文化,如盛极一时的秦淮文化,不仅反映了红粉文化、市井风情,而且还包含了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又是十朝都会,“衣冠文物盛于东南和都市大气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透露出几分儒雅之气,豪杰之风,斯文秀美,亢朗冲融。”同时南京作为天下文枢所在,文化底蕴深厚,所谓“菜佣酒保也有六朝烟水气”。
秦淮,河名。流经南京,秦淮水系发源地为溧水区东庐山,是南京名胜之一,也是南京的古代别称之一。
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 江 ,以泄王气,故名秦淮。
相关诗词
唐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 近酒家。”
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元傅若金《金陵晚眺》诗:“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
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
清戴名世《种树说》:“顷余侨居秦淮 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多种树为生。
古时的秦淮是现在的南京。古时的秦淮河不是现在的淮河,就叫“秦淮河”。 秦淮河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
南京古代曾经有很多的称呼:冶城、越城、石头城、秣陵、金陵、建业、扬州、建邺、建康、秦淮、升州、蒋州、上元、白下、集庆、应天、江宁、天京。
南京古代的时候叫金陵、建康、江宁、应天府、天京。
1、金陵。早在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2、建业。在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今南京图书馆和六朝博物馆下均保留有建康城遗址。六朝时期的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3、应天府。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改为应天府。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为京师,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迎来历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明初京师总人口约70万人,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历时达27年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4、江宁府。1645年,清军兵临江南,攻陷南京后遂即废除国都地位,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成为江南省省府。南京成为统辖今江苏(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军民政务的两江总督都署驻地。在经济方面南京也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在南京设立的规模庞大的江宁织造府,生产丝织品以供应皇家需求。
5、天京。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后,同年8月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改称天京,建都11年。
扩展资料
南京历史沿革
1911年12月29日,起义的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建立。
1927年3月24日,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南京。4月18日在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同年置南京特别市。
1930年改为院辖市(直辖市)。
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南京解放,成为建国初全国13个直辖市之一。
1952年9月与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11月15日,南京改为省辖市。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由省辖市改为江苏省省会。
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