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地球

新版“地球大碰撞”解释月球成分和轨道之谜

新版“地球大碰撞”解释月球成分和轨道之谜

目前科学家提出最新理论解释了月球成分为什么与地球成分相似,以及为什么月球轨道与地球赤道保持5度倾角。

腾讯太空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月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独特的天体,它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谜团。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解释了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它与一次大型天体碰撞事件密切相关。同时,最新研究解决了为什么月球和地球具有类似的成分,以及月球的独特轨道。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负责的,他们对原始版的“地球大碰撞理论”进行了部分修改。之前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形成之后两颗行星大小等级的天体彼此发生碰撞,一颗火星体积大小的行星碰撞之后形成地球,碰撞抛离的物质聚集形成月球。

此次天体碰撞产生地月系统的角动量,并使早期地球自转一周仅5个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球逐渐远离地球,地球自转速度减缓,最终稳定达到当前的24个小时。据悉,科学家在这项研究中通过观察月球当前轨道,并计算地月系统角动量快慢程度受地球和月球之间潮汐引力影响,同时,他们还进行逆向推理。

然而月球还存在着与教科书理论不同的现象,目前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其中一个现象是月球成分与地球成分惊人相似,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地球和行星科学系教授萨拉-斯图尔特(Sarah Stewart)说:“太阳系中每个天体都存在着差异性,它们分别拥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另一个现象是如果月球形成于地球周围的旋转物质盘,那么月球应当环绕在地球赤道上空,但事实上月球当前轨道与地球赤道保持5度倾斜角,意味着存在一些神秘能量推动月球运行。

2012年,斯图尔特指出,地月球系统中一些角动量可能转移至地日系统,在开始阶段产生较强的能量碰撞。在最新计算机模型中,一次较高能量碰撞导致大量物质蒸发和熔化,从而促使地球和月球的形成。

最初地球自转一周仅需要几个小时,地球旋转轴朝向太阳,因为此次碰撞将产生比流行观点更多的能量,地球和碰撞天体的物质都混合在一起。因此地球和月球包含的物质成分是相同的,从而解释了为什么地球和月球存在类似的成分。

研究人员指出,通过潮汐引力角动量将逐渐消散,月球将远离月球,直至抵达一个叫做“拉普拉斯行星过渡”的位置,此时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作用不及太阳的引力作用重要,这将导致地月系统中的一些角动量过渡至地日系统。

研究小组建造的计算机模型显示,月球以一个高角环绕地球运行,或者说是与地球赤道保持一个轨道倾角。经过数千万年,月球持续缓慢地远离地球,最终抵达第二个过渡位置——“卡西尼转换点”,指出月球轨道和地球赤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角度,大约5度。

斯图尔特教授认为,这项最新理论解释了月球轨道和成分,这与一次大型天体碰撞事件密切相关,并证实期间没有其它因素的干预影响。(悠悠/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