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的12代核显与amd5600g对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英特尔12代CPU带的核显有三款,分别是uhd710(奔腾/赛扬)、uhd730(12100、12400)和uhd770(12600k、12700k、12900k),其中uhd770性能最高,大致相当于入门显卡gt740,而5600g的核显vega7则相当于gtx750ti,比uhd770大约高50%左右。
30~45%大概是这样。i3-3240=1.5个G2020,大概就是这样。不过,不建议这么着升级。
移动处理器作为手机的核心部件,它就好比手机产品的大脑,其运算能力的好坏与手机的用户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市面上,目前高通骁龙、三星猎户座、海思麒麟这三个经过技术沉淀的移动芯片品牌是比较具有代表性,它们如今各自不再是谁的陪衬,在产品力方面均有自己的特长。以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高通为例,骁龙 835 移动平台是全球首款商用的 10 纳米平台,那么它与三星猎户座 8895 处理器、麒麟 960 处理器都有哪些体验上差异呢?现在就让我来给大家带来一些体验后感。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说一个题外话。细心的尾巴可能会发现,高通对外宣传骁龙 835 已不纯粹地称为“处理器”,而是称之为“骁龙 835 移动平台”,因为之前高通曾经为此做出过解释,骁龙 835 移动平台因为包含了硬件、软件和服务,而“处理器”一词远远不能够涵盖以上所有的功能,严格意义来讲它们这三款产品均为 SoC(System on Chip)产品。
参数信息一览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三星猎户座 8895 处理器、海思麒麟 960 处理器三款产品的参数信息。
通过上述展示的一些数据可以发现,三款 SoC 的配置都达到旗舰水准,不过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 三星猎户座 8895 处理器依靠 10 纳米 FinFET 工艺制造技术,可以以更小的体积带来更高效、更低功耗的表现,这算是它们两款产品的先天优势,这方面选用了 16 纳米 FF+ 工艺制造技术的海思麒麟 960 处理器会逊色一些。在分辨率的支持度方面,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支持最高 4K(4096×2160)分辨率,而海思麒麟 960 处理器则是 2048×1080 分辨率,这方面海思也会逊色一些。
左侧为上一代高通骁龙 821 处理器,右侧为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
在通信方面,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可支持全频全模全网通,华为海思麒麟 960 处理器支持 6 模全网通,而三星猎户座 8895 暂时仍不支持 CDMA。
从数据而言,其实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三星猎户座 8895 处理器更能吸引眼球,特别是这次高通与三星联手采用了 10 纳米 FinFET 工艺制造技术,但仅从参数信息判断三者孰强孰弱还是有些肤浅,所以让我们继续进行更深度的探讨,例如三者在运算能力上的表现。
CPU 运算能力大比拼
首先从三款芯片在核心数和微结构的数据开始进行分析:
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为自主架构的Kryo 280 八核 CPU,包括 4 颗峰值主频可达 2.45GHz 的性能核心,以及峰值主频可达 1.9GHz 的 4 颗效率核心,相较于上一代产品,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的尺寸减小达 35%。
三星的 Exynos 8895 同样是八核心处理器,包括 4 颗峰值主频可达 2.5GHz 的 M2 核心,以及峰值主频可达 1.7GHz 的 4 个 A53 核心。
华为的海思麒麟 960 依然是八核心处理器,包括 4 颗峰值主频可达 2.4G 的 ARM Cortex A73 核心,以及峰值主频可达 1.8G 的 ARM Cortex A53 核心。
以一加手机 5 为代表的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三星 Galaxy S8+ 为代表的三星 Exynos 8895、华为 P10 Plus 为代表的海思麒麟 960,我们得出三者的安兔兔 6 跑分成绩如下:
从数据表可以看到,综合跑分分数最高的是高通骁龙835移动平台,其次是三星 Exynos 8895,垫底的则是海思麒麟 960,三星 Exynos 8895 相比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稍弱,而海思麒麟 960 与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的跑分成绩相差了三万多分。结果中可以看出来,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通过全新的 Kryo 280 CPU 实现了更强的处理能力和性能提升。
在实际的体验当中,三款产品肯定都可以满足大部分人对流畅性的需求,但是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数码爱好者,在运行大型的软件时,海思麒麟 960 处理器的加载速度与其它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先进的10nm制程工艺和自家架构在实际体验中依然占据上风。
GPU 运算能力大比拼
骁龙 835 移动平台搭载的 Andreno 540 GPU 说比上一代产品提升了 25%,同时它支持 OpenGL ES 3.2、完整的 OpenCL 2.0、Vulkan 和 DX12,增强了 Qualcomm Adreno 视觉处理子系统。其实 Adreno 540 GPU的性能表现应该是目前市面上鲜少可以与苹果 A10 处理器 GPU 相媲美的产品。
一直以来,麒麟处理器的 GPU 性能成为不少人调侃的短板,但这次海思麒麟 960 GPU 率先商用 Mali-G71 架构,拥有八个核心,主频最高为 1037MHz。
三星 Exynos 8895 在 GPU 方面同样采用了 Mali-G71 架构,搭载的是 Mali-G71 MP20 GPU ,核心数达到了 20 个,与一向推崇少核心高频率策略的海思麒麟 960 的 Mali-G71 MP8,三星 Exynos 8895的核心数要比后者增加了 12 个。
使用 Manhattan GFX Bench 3.0 平台测试之后可以发现,骁龙 835 移动平台搭载的 Adreno 540 GPU跑分成绩可谓是压倒性的领先,所以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这个环节的胜负几乎是毫无悬念的。然而海思麒麟 960 整体的 GPU 性能几乎只能跟骁龙上一代产品持平。三星 Exynos 8895 则比海思麒麟 960 稍微领先一些,毕竟它的核心数比后者要多了 12 个,不过侧面也证明了核心的数量不一定能带来大幅度的性能提
其实对于这些搭载了旗舰级处理器的手机,我们日常需要高强度压榨 GPU 性能的使用场景就是播放 4K 分辨率的高码率视频和大型游戏的时候,例如《NBA 2K17》这些大型游戏,海思麒麟 960 在运行最高画质画面的情况下仍然会略显吃力,而三星 Exynos 8895 运行起来会稍微有所提升,而骁龙835移动平台则显得更加轻松一些。
我们使用最近大热的《王者荣耀》作为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搭载了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的一加手机 5 的游戏帧数是最流畅的(帧数越高越流畅)59 帧几乎是满帧状态了,可见 Adreno 540 GPU 对精致图像和流畅体验的给力支持;另外一加手机 5 的网络延迟率也是最低的(数字越小网络越好),另外两款的信号接收和发送表现均无法与高通骁龙 835 移动平台相媲美。开黑时 Wi-Fi 环境中的低网络延时要归功于高通的 802.11ac 2x2 MU-MIMO 技术,带来翻倍的数据吞吐量及增强的网络覆盖,并能在砖墙或混凝土结构的居住或者办公区域中保持良好的网络连接。
刚刚已经跟尾巴们说过了,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高通骁龙835移动平台在网络表现上的出众之处,所以在同样网络环境下,我使用了专业软件 CloudWalker 和 Speedtest 给大家做了一个对比测试。通过下面的 CloudWalker 软件可以看到,搭载了高通骁龙835移动平台的一加手机 5 是成绩最佳的,它的信号强度达到了﹣60 dBm(数值越大越好),足足比三星Galaxy S8+高了12dBM,比华为 P10 Plus 高了6 dBm。所以在同样的网络环境下,高通骁龙835移动平台的机型可以拥有更强的信号接收和发送表现,从而带来更佳的上网体验
可能单纯看信号强度大家还无法了解到高通骁龙835移动平台内置的调制解调器带来的连接性能的提升,这次我选用了专业的测速软件 Speedtest,方便大家直观地感受到高通骁龙835移动平台的优势,从照片可以看到同样的网络环境下一加手机 5 的下载速率达到了 30.68Mbps,而其它两款机型只有22.68Mbps 和 23.10Mbps。除此之外,一加手机 5 的上传速率达到了 7.08Mbps,而其它两款机型只有3.61Mbps 和 4.56Mbps,差距明显。在下载和上行速率的遥遥领先给用户带来明显的连接畅快感
以追赶者角色的海思麒麟 960 确实也比以往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相比经验和技术沉淀更丰富的骁龙 835 移动平台和三星 Exynos 8895 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更何况除了体现在跑分和体验中的 CPU、GPU 名列前茅的水准以外,骁龙 835 移动平台还能够支持离 5G 更近一步的 X16 LTE 千兆级 modem 和数千兆比特 Wi-Fi,还有 14 位 Qualcomm Spectra 180 双 ISP、Quick Charge 4 技术、Qualcomm Aqstic WCD9341 音频编解码器、六自由度 VR/AR 运动追踪等等技术加持。凭借其先进的计算和连接能力,骁龙835可为包括手机在内的智能终端的沉浸流畅体验提供强悍的支持。
按照目前市场的现况看来,海思麒麟 960 只会搭载在华为自家的高端机型上,而三星 Exynos 8895 也只会搭载在部分 Galaxy S8 系列机型上面,唯独发挥最均衡的骁龙 835 移动平台可以满足各大手机厂商的性能需求。综合厂商出货和用户体验两方面,高通骁龙835移动平台的表现最佳,而三星猎户座 8895 处理器则排名第二,最后是华为麒麟 960 处理器,希望以上内容对于大家在选购旗舰手机的时候能起到参考作用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 1.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用来表示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即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
2.外频 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
3.前端总线(FSB)频率 总线是将计算机微处理器与内存芯片以及与之通信的设备连接起来的硬件通道。
前端总线将CPU连接到主内存和通向磁盘驱动器、调制解调器以及网卡这类系统部件的外设总线。
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
由于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4、CPU的位和字长 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 “0”或是“1”在CPU中都是 一“位”。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
所以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
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
字节和字长的区别: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
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
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长为6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5.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
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
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
一般除了工程样版的Intel的CPU都是锁了倍频的,而AMD之前都没有锁。
6.缓存 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
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
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的因素来考虑,缓存都很小。
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
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
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
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达256-1MB,有的高达2MB或者3MB。
L3 Cache(三级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现在的都是内置的。
而它的实际作用即是,L3缓存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
降低内存延迟和提升大数据量计算能力对游戏都很有帮助。
而在服务器领域增加L3缓存在性能方面仍然有显著的提升。
比方具有较大L3缓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内存会更有效,故它比较慢的磁盘I/O子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请求。
具有较大L3缓存的处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统缓存行为及较短消息和处理器队列长度。
其实最早的L3缓存被应用在AMD发布的K6-III处理器上,当时的L3缓存受限于制造工艺,并没有被集成进芯片内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
在只能够和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L3缓存同主内存其实差不了多少。
后来使用L3缓存的是英特尔为服务器市场所推出的Itanium处理器。
接着就是P4EE和至强MP。
Intel还打算推出一款9MB L3缓存的Itanium2处理器,和以后24MB L3缓存的双核心Itanium2处理器。
前者采用的是台积电16纳米的制程工艺的处理器,跑分仅仅只有十几万分,而后者采用的是台积电12纳米的市场供应,跑分达到了20万分,所以说后者的性能要比前代提升了15%左右。而且他的工号也要比前者降低了百分之三十左右